智慧城市先锋!东湖高新区打造“AI守护”基层治理新样板
智慧城市先锋!东湖高新区打造“AI守护”基层治理新样板
智慧城市先锋!东湖高新区打造“AI守护”基层治理新样板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通讯员 张延星)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智慧城市(chéngshì)大会上(shàng),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“智能公共安全社会实验项目”阶段性成果荣获“2025智慧城市先锋(xiānfēng)榜优秀案例一等奖(yìděngjiǎng)”。
据了解,“智慧城市先锋榜”由中国智慧城市大会(dàhuì)组委会、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(gōngzuò)委员会等国家级权威机构联合(liánhé)评定,是智慧城市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,标志着该项目在基层治理智能化探索方面取得全国领先成果。该奖项(jiǎngxiàng)评选机制严谨,历时三个月,由多位院士领衔的专家组对来自全国的千余申报案例进行多轮遴选(línxuǎn)。武汉东湖高新区本次申报的项目从中(cóngzhōng)脱颖而出,成为湖北省唯一获奖的基层治理案例。
该项目由东湖高新区国家智能社会(shèhuì)治理(zhìlǐ)(zhìlǐ)实验综合基地(dì)牵头,联合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单位,在湖口、黄龙山、杏园三个社区进行智能治理试点。这些社区人口结构复杂、治理难度(nándù)大,长期存在设施薄弱、信息协同不畅等治理难题。针对这些问题,项目构建了“技术赋能—制度创新—价值引领”三位一体治理模式,形成“天(智能感知)—地(系统决策)—人(协同执行(zhíxíng))”的三维治理架构。
项目部署324个多模态传感节点,建设L6级社区(shèqū)仿真平台,并融合人工智能、数字(shùzì)孪生、多智能体仿真等前沿技术,在高空抛物、电动车入梯、独居老人监测等高频治理场景中(zhōng)实现智能识别和自动处置。项目数据显示,自投用以来,社区风险(fēngxiǎn)事件下降53.6%,建筑风险隐患排查效率提升(tíshēng)10倍,巡查人力成本下降71.4%。
在(zài)数据(shùjù)治理方面,项目打通政务数据中台接口,构建包含1万余条特征信息的社区知识(zhīshí)图谱,形成“人—房—事”关联模型,实现对重点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动态服务。通过(tōngguò)能耗数据建模与毫米波生物感知(gǎnzhī)技术,项目成功构建独居老人异常状态预警模型,准确率超过95%。高空抛物监测溯源准确率达(dá)91.7%,电动车违规入梯行为干预成功率提升明显,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。
据悉,该项目今年4月曾获得“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二等奖(èrděngjiǎng)”,并被《国家智能(zhìnéng)社会(shèhuì)治理实验基地工作专刊》重点推介,形成的“光谷经验”已成为全国智能治理样板。
2025年5—6月,来自(láizì)清华大学(qīnghuádàxué)、中央党校、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专家在(zài)项目现场(社区)研讨会上表示,该项目探索了“AI下沉、数据驱动、民生导向”的基层治理新路径,对全国同类城市的智能治理提供了有力(yǒulì)借鉴。
“奖项只是阶段性的注脚,更是深化下一步探索的发令枪。”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吕鹏表示,项目团队将(jiāng)继续推进“社区神经末梢—城市(chéngshì)智慧中枢”的升级(shēngjí)路径,把“光谷方案”向全市(quánshì)乃至全国复制推广,努力构建一个智能、有温度、可持续的基层智能治理体系、实践标准(biāozhǔn)。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